Email:
chenxiaohong@ustb.edu.cn
通讯地址:
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williamhill官网
教育背景:
2010-2016 清华大学,公共管理,管理学博士
2013-2014 英国剑桥大学,联合培养博士(国家公派留学)
2006-2010 西南交通大学,政治学与行政学,法学学士
工作履历:
2024-至今 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讲师
2021-2024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
2016-2020 曾在世界500强公司总部担任管理岗位,在战略管理、科技产业创新、数字化管理和教育管理领域具备产业工作经验
研究方向:
公共政策、科技创新管理、数字治理
代表性论文及专著:
近年部分代表性论文:
1. 陈晓红 & 周源*. 数智时代开源社区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[J]. 科研管理,2025,46(06):137-145.(CSSCI,封面文章,国自科管理学部重点期刊,IF=7.711)
2. 陈晓红 & 周源*.基于合作与竞争视角下的开源创新本质和理论演进研究[J].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,2024,45(12):13-30.(CSSCI,国自科管理学部重点期刊,IF=7.433)
3. 陈晓红* & 周源.创业教育在区域创新集群中的作用研究——以中关村和“剑桥现象”为例[J].科学管理研究,2024,42(04):92-101.(CSSCI,IF=3.076)
4. 陈晓红* & 周源. 基于扎根理论的开源软件项目成员间知识共享模式质性研究[J]. 管理学报,2022,19(06):901-909.(CSSCI,国自科管理学部重点期刊,IF=6.612)
5. 陈晓红* & 周源.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开源软件科技创新政策及治理研究[J]. 科学管理研究,2022,40(04):16-23.(CSSCI,IF=3.076)
6. 陈晓红*, 周源 & 苏竣. 分布式创新、知识共享与开源软件项目绩效的关系研究[J].科学学研究,2016,34(02),228-235+245. (CSSCI,国自科管理学部重点期刊,IF=8.667)
7. 陈晓红*,周源 & 苏竣.开源软件项目内成员间知识共享案例研究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5,32(19),130-135.(CSSCI,IF=5.975)
8. E. More, CHEN Xiaohong, S. Ford, D. Probert, R. Phaal. Challenges and approaches to integrating intermittent power into national electricity grids: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roadmaps for Europe and China. Europe-China High Value Engineering Network (EC-HVEN) Project. 2014.(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欧盟第七框架计划,与剑桥大学教授合作项目报告,英国)
9. 陈晓红*.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——基于中国内地31个省市2010年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[J]. 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3,30(02),36-40.(CSSCI,IF=5.975)
10. 陈晓红*, 周源,许冠南 & 苏竣.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升级的影响要素和路径研究——以广东昭信科技园区为例[J]. 中国管理科学,2013,21(S2),751-757.(CSSCI,国自科管理学部重点期刊,IF=7.633)
11. 苏竣,陈俊 & 陈晓红.透析日本东北技术转移联合会衍生企业的运作模式[J].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,2013,34(11),60-62.(CSSCI,国自科管理学部重点期刊,IF=7.433)
12. 许冠南,周源 & 陈晓红.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态势预测[J]. 煤炭经济研究,2013,33(07),30-35.
13. 许冠南,周源,苏竣 & 陈晓红.技术路线图在新能源产业中的应用——以煤基二甲醚产业为例[J]. 煤炭经济研究,2012,32(07),41-45.
代表性专著:
1.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. 202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[M]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23(负责撰写政策篇第14章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开源软件科技创新政策及治理研究,第417-430页)
2. 人工智能[M]. 哈尔滨: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,2021.(第一副主编,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“十四五”精品教材)
代表性科研项目:
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社科基金、欧盟框架7国际科研合作项目、教育部人文社科、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。作为项目负责人代表性科研项目如下:
1.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专局项目,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助力医疗器械开发的产业创新路径及政策研究,主持
2.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,开源合作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创新追赶的作用机制及政策研究(同时获清华大学“双高计划”荣誉奖励),主持
3. 北京市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2024年度“落实教育强国部署”专项课题,人工智能背景下首都教育改革转型与重塑研究(项目级别高于重点项目,为优先关注类),主持
4. 雄安新区揭榜挂帅研究课题,“十五五”时期雄安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,主持
5.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青年教师未来探索项目,开源生态赋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研究,主持
近年部分成果及荣誉:
1. 2025年“挑战杯”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“青砺基层”社会治理专项赛(项目1),北京市一等奖,指导教师;
2. 2025年“挑战杯”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“青振京郊”乡村振兴专项赛(项目2),北京市一等奖,指导教师;
3. 2025年“挑战杯”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“青振京郊”乡村振兴专项赛(项目3),北京市一等奖,指导教师;
会议论文方面,曾参加国内外权威学术会议多次并演讲,比如2024 R&D Management Conference、美国公共管理学会年会(ASPA2022)、中西部政治学学会年会(MPSA2022)、英国SAI2015信息年会、新加坡2014IEEE会议、美国公共管理网络年会(IMPN2012)等,曾获得首届“科研管理与创新发展”学术会议“优秀论文奖”表扬论文(350余篇推选30篇),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创新论坛“优秀论文奖”(300余篇推选10余篇)。
高校工作及学习方面,曾获得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中期“优秀”、出站“优秀”评定,第一届清华大学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论文预答辩同批次排名第1、正式答辩全A,剑桥大学国家公派留学全额奖学金(国家留学基金委CSC)、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优秀兼职研究员、ACT全国青少年外语口语电视大赛大学组金奖、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、清华大学社会工作奖学金、清华大学邵友保博士许之琨女士奖学金、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优秀志愿者、2次国家奖学金、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、四川省大学生“综合素质A级”证书、西南交通大学学生个人最高荣誉“竢实扬华奖章”(校级层面每学院仅推荐1名,1‰)等多项荣誉及奖励。
产业界工作方面,曾获得“优秀管理者”、“金牌薪火讲师”、“明星员工”、“奉献之星”、“优秀员工”等多次晋升奖励及荣誉称号。
兼任社会职务:
1. 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兼职研究人员
2. 中国电子学会,电子信息人才能力提升工程专家
3. 北京女科技工作者协会,会员
开设课程:
本科生:《公共管理导论》、《企业战略与管理》
研究生:《公共人力资源管理》